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岳阳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25
青山岛位于岳阳市湘阴县北部,是烟波浩淼洞庭湖中的一座自然孤岛。其东岸与屈原行政区营田镇相邻,南濒横岭湖,与鹤龙湖镇和白泥湖乡相望,西北隔虾湖与益阳市沅江市茶盘洲镇相对。青山岛距湘阴县城 20 公里,四面环水,总面积达 12 平方公里,其中内湖面积为 6000 亩。
从地理位置上看,青山岛处于洞庭湖的独特位置,使得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周边的湖泊、河流以及相邻的行政区,共同构成了青山岛的地理格局。
青山岛的独特地理位置也赋予了它重要的生态价值。它是全国仅存的三座渔村之一,也是湖南最后一座渔村。这里的居民以渔为生,与外界相隔,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此外,青山岛的地理位置还使其成为了旅游胜地。它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洞庭湖的美景,感受渔村的独特风情,了解历史文化的厚重。
总之,青山岛的地理位置独特,既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价值,也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青山岛镇历史沿革丰富,明洪武时期属大义乡二十五都,历经多个历史阶段,2015 年与三塘镇合并设立新的三塘镇。
青山岛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洪武时期,那时它便被划分在大义乡二十五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它见证了无数的变迁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山岛镇经历了不同的朝代和历史时期,其行政区划也不断调整。到了 2015 年,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促进发展,青山岛镇与三塘镇合并,设立了新的三塘镇。这一举措标志着青山岛镇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曾经是全省仅存的三座渔村之一,也是湖南最后一座渔村。
青山岛镇曾经是全省仅存的三座渔村之一,更是湖南最后一座渔村。这里的居民世代以捕鱼为生,他们与大海为伴,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在这片水域上繁衍生息。渔村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充满了宁静与祥和。渔民们每天出海捕鱼,归来后与家人分享收获的喜悦。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延续了数百年,成为了湖南渔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军侵华期间两次进犯青山,1941 年制造了震惊三湘的 “青山惨案”,日军在岛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日军侵华期间,曾两次进犯青山岛。第一次是在 1939 年秋天,那时岛上没有守军,日寇在岛上骚扰了一天,杀害了几个渔民,烧毁了十几栋房子后就匆匆遁去。然而,他们的暴行并没有就此停止。1941 年农历 7 月 27 日,日寇第二次进犯青山。这时岛上已有一个营 460 多人的国民党守军,日寇于进犯前作了精心准备。凌晨,日寇海军陆战队一艘登陆艇和 40 多艘汽艇悄悄地在青山北嘴登陆偷袭,随即 500 多名日军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自北向南扫荡青山岛。国民党守军第九十九军一七九师刘儒卿营被迫仓促应战。由于无险可守,又孤军无援,虽然组织阻击,终因敌人来势凶猛,装备精良,很快就被日军攻破防线,攻陷全岛。
300 多名青山渔民和 200 多名被俘国民党守军被日军用绳子绑着,用铁丝穿着,赶到上山村三圣庙前稻田里。约下午两点,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在日军一阵阵机枪扫射声中,500 多军民一排排倒在了血泊之中,稻田里尸骸狼藉,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日寇的兽行并未就此结束,大屠杀后他们又分头搜索,到处行凶杀人。一伙日军从洞里搜出 29 个老百姓,把他们全部枪杀;躲在上山村周家嘴一个洞里的老百姓被日军发现,残忍的日寇用棉絮堵住洞口,向洞内注入毒气,将洞内 24 名老百姓全部毒死。
日寇的种种暴行,激起了青山岛军民的义愤和反抗。渔民王吉生被日军抓去找 “花姑娘”,他巧妙地带着日军走进地雷圈,炸死了三个日军,自己也壮烈牺牲;国民党守军营长刘儒卿和一位姓高的排长,带领部分官兵坚持与日军血战,打死了几十个日本兵,最后也壮烈牺牲,其中刘儒卿被敌人剥皮后焚烧致死。
解放后当地建起 “青山抗日死难军民纪念碑”,近年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日寇在青山岛肆虐横行 18 天,共残杀无辜百姓 524 人,守军官兵 300 多人,抢走和破坏大小渔船 70 多艘,宰杀耕牛 43 头、生猪 550 余头,烧毁房屋 281 间,奸淫妇女、抢劫财物不计其数。同时有 24 户被斩尽杀绝,这就是骇人听闻、震惊三湘的 “青山惨案”。
解放以后,当地人民政府于三圣庙前建起一座 “青山抗日死难军民纪念碑”,在周家嘴日寇毒气杀人的地方建起了 “教育洞”。由于纪念碑年久失修,风雨侵蚀,2003 年,当地干部群众筹资 10 万多元,在三圣庙原址新建了一座较具规模的纪念亭。纪念亭占地近两亩,亭边古树参天,如伞如盖,亭高 11 米,为六方六柱重檐,琉璃瓦屋面,造型颇具特色。亭内立三米多高的黑色大理石碑,记述了日寇侵略的罪行和青山军民英勇抗日的史实,以期后代永世不忘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
近年来,“青山抗日死难军民纪念亭、碑、洞” 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省内外前来凭吊的群众络绎不绝。人们在这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着青山岛军民的抗日精神。
十里银滩:青山岛东北岸滩涂沿线,有着约 50 米宽、1000 米长的银白色沙滩,宛如 “一根玉带绕青山”。这里是人们亲近自然、享受户外活动的绝佳之地。在这片美丽的沙滩上,人们可以尽情地制作沙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用沙子塑造出各种奇妙的形状。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让人身心舒畅,忘却一切烦恼。此外,这里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健身活动,如沙滩露营、放风筝、沙滩排球、沙滩摩托车、沙滩追兔等。沙滩露营让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度过宁静的夜晚,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浩瀚;放风筝则能让人在奔跑中释放压力,享受自由的感觉;沙滩排球和沙滩摩托车则充满了竞技的乐趣,让人在运动中挑战自我;沙滩追兔则为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让他们在游戏中亲近自然。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青山岛的四周植被茂密,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江豚在这片水域中徊游,它们圆滚滚肥嘟嘟的身影,不时跃出水面撒欢,似是嬉戏打闹一般,令观者忍俊不禁。这里也是鸟类云集之地,青山岛是我国三大鸟类迁徙的中部线路上的重要越冬地,冬季候鸟迁徙高峰期,在青山岛能观测到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就有 7 种,如黑鹳、白鹤、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麋鹿和江豚。这些珍稀的鸟类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前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岛上的农产品种类多样,且为纯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主要有单叶蔓荆子、籽瓜、野芹菜、藜蒿、芦笋、枸杞春茶等。这些农产品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十分有利于人类健康。
单叶蔓荆子是湖南省唯一生长分布区,是珍稀名贵中药材。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的果实,野生在青山岛东北面的十里沙滩沙丘上。因其特殊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要求,全国仅有几处地方出产蔓荆子。蔓荆子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气特异而芳香,味淡、微辛。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风头痛病症,蔓荆子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青山人对蔓荆子的利用可谓多种多样。他们习惯用其根、枝蔓泡制药酒,用以祛风除湿。初秋采摘的蔓荆子晒干后,还习惯用其煎煮鸡蛋吃。此外,青山人还将蔓荆子与金银花、茉莉花、决明子等中药材搭配加工成药枕,可治头痛、头晕、颈椎病、活血化淤,防止脑动脉硬化等,是青山人馈赠客人的佳品。
青山岛的建筑风格独特,历史韵味与自然之美相互交融。岛上的历史建筑和遗迹众多,每一处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黄陵庙,这座古老的庙宇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相传 4200 多年前,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从帝南巡治水,来到湘水之滨,南洞庭湖畔。舜帝因病崩于苍梧之野,二妃自投湖水从帝而去,当地渔民就近将二妃葬于青草湖山。后人感念舜帝为勤廉贤明君主,二妃辅佐有功,遂为二妃立墓,同时在墓旁建起黄陵庙。黄陵庙建筑古朴典雅,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对历史的纪念,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二妃墓,作为黄陵庙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承载着一段悲壮而感人的历史。墓前的石柱、石碑以及周围的雕刻,无不展现出古人对二妃的敬重与怀念。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古老的故事。
洞庭古庙(杨泗庙),位于青山岛西北角的沙丘上。原建于宋朝,是青山人为纪念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幺而建。原庙虽被毁于明朝,但青山人对杨幺的敬仰从未改变,尊其为洞庭龙王,并在原址建庙,取名洞庭古庙。青山及周边渔民常进庙前来祭奠跪拜,这里成为了他们心灵的寄托。杨泗庙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既有着宋朝建筑的古朴大气,又融合了当地的文化元素。
杨幺头像耸立在杨幺头西北角洞庭庙东侧的小山包顶上。头像基座约两米高,呈一米左右的四方形,四周刻录着杨幺的生平事迹和诗文。杨幺头像塑像安放在基座上部,似在仰天长啸,刻画栩栩如生,表情悲壮豪迈。这一建筑不仅是对杨幺这位历史人物的纪念,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黄鹤墓位于青山岛黄鹤祖屋的原址上,也在神奇的 “长寿树” 旁。1997 年,时年 101 岁的黄鹤在回故乡为其父母修墓时,在双亲的墓旁预留修建了自己的墓穴。2003 年,黄鹤以 106 岁高龄谢世,按照老人生前遗愿,被安葬在其父母墓旁。后来青山人民在其墓位西侧树立起一块墓碑,并在墓碑上刻录了黄鹤将军的生平和事迹。黄鹤墓的存在,为青山岛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这些历史建筑和遗迹,展现出青山岛独特的建筑风格。它们与岛上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无论是古朴典雅的黄陵庙、二妃墓,还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杨泗庙、杨幺头像和黄鹤墓,都让人感受到青山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是古时文人墨客游船中途歇脚点,杜甫、李白等众多文人在此留下不朽诗文。
青山岛,这座位于岳阳市湘阴县北部的自然孤岛,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是古时文人墨客游船中途的歇脚点。杜甫、李白、韩愈、张说、李贺、刘禹锡、苏东坡、夏元吉、王柯等众多文人雅士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文。这些诗文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山岛的历史画卷中,为这座岛屿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青山岛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文人墨客们的驻足。他们在这里感受着洞庭湖的浩渺烟波,欣赏着岛上的蔓荆遍地、芦苇荡漾。诗人们用他们的笔触,描绘出青山岛的美丽景色,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这些不朽的诗文,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青山岛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它们传承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让后人能够领略到青山岛在古代的魅力和风采。
有新石器时代遗址、黄陵二妃墓等名胜古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青山岛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黄陵二妃墓尤为著名。这些名胜古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见证了青山岛的悠久历史。
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远古时期,青山岛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这些遗址为研究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黄陵二妃墓更是青山岛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相传 4200 多年前,舜帝二妃娥皇、女英从帝南巡治水,来到湘水之滨,南洞庭湖畔。舜帝因病崩于苍梧之野,二妃自投湖水从帝而去,当地渔民就近将二妃葬于青草湖山。后人感念舜帝为勤廉贤明君主,二妃辅佐有功,遂为二妃立墓,同时在墓旁建起黄陵庙。黄陵庙建筑古朴典雅,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墓前的石柱、石碑以及周围的雕刻,无不展现出古人对二妃的敬重与怀念。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古老的故事。
作为全国仅存的三座渔村之一,保留着独特的渔业文化。
青山岛作为全国仅存的三座渔村之一,也是湖南最后一座渔村,保留着独特的渔业文化。这里的居民世代以捕鱼为生,他们与大海为伴,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在这片水域上繁衍生息。
青山岛的渔业文化源远流长,据唐《通典》、《刮地载志》、《元和郡图志》及清郭嵩焘编《湘阴县图志》等史料记载,青山是我国南方淡水渔业文化的发祥之地,也是现代淡水渔业文化的繁荣之地。“洞庭天下水,青山天下渔”,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青山岛在渔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青山岛,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渔业氛围。渔民们每天出海捕鱼,归来后与家人分享收获的喜悦。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也充满了宁静与祥和。岛上的建筑、习俗、传统技艺等都与渔业文化息息相关。例如,洞庭古庙(杨泗庙)就是青山人为纪念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幺而建,原庙虽被毁于明朝,但青山人对杨幺的敬仰从未改变,尊其为洞庭龙王,并在原址建庙,取名洞庭古庙。青山及周边渔民常进庙前来祭奠跪拜,这里成为了他们心灵的寄托。
青山抗日死难军民纪念碑、纪念亭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铭记历史,警示后人。
青山岛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山抗日死难军民纪念碑、纪念亭承载着那段沉痛的抗战历史,铭记着青山岛军民的英勇抗争。
日军侵华期间,曾两次进犯青山岛。1941 年制造了震惊三湘的 “青山惨案”,日军在岛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300 多名青山渔民和 200 多名被俘国民党守军被日军用绳子绑着,用铁丝穿着,赶到上山村三圣庙前稻田里,惨遭大屠杀。日寇的兽行并未就此结束,大屠杀后他们又分头搜索,到处行凶杀人。一伙日军从洞里搜出 29 个老百姓,把他们全部枪杀;躲在上山村周家嘴一个洞里的老百姓被日军发现,残忍的日寇用棉絮堵住洞口,向洞内注入毒气,将洞内 24 名老百姓全部毒死。
日寇的种种暴行,激起了青山岛军民的义愤和反抗。渔民王吉生被日军抓去找 “花姑娘”,他巧妙地带着日军走进地雷圈,炸死了三个日军,自己也壮烈牺牲;国民党守军营长刘儒卿和一位姓高的排长,带领部分官兵坚持与日军血战,打死了几十个日本兵,最后也壮烈牺牲,其中刘儒卿被敌人剥皮后焚烧致死。
解放以后,当地人民政府于三圣庙前建起一座 “青山抗日死难军民纪念碑”,在周家嘴日寇毒气杀人的地方建起了 “教育洞”。由于纪念碑年久失修,风雨侵蚀,2003 年,当地干部群众筹资 10 万多元,在三圣庙原址新建了一座较具规模的纪念亭。纪念亭占地近两亩,亭边古树参天,如伞如盖,亭高 11 米,为六方六柱重檐,琉璃瓦屋面,造型颇具特色。亭内立三米多高的黑色大理石碑,记述了日寇侵略的罪行和青山军民英勇抗日的史实,以期后代永世不忘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
近年来,“青山抗日死难军民纪念亭、碑、洞” 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省内外前来凭吊的群众络绎不绝。人们在这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着青山岛军民的抗日精神。
因大雾青山岛过渡船可能延误,早起注意出行安全。近期晨雾天气多发,渡口码头乘客等待渡船到来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游客应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时间,避免因过渡船延误而影响行程。同时,在等待渡船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靠近水边或在码头周围嬉戏打闹。
每天下午 14:00 有船准时从湘阴出发到青山,早上 7:00 从青山到湘阴,每天一趟。游客可以在岳州窑博物馆边上的码头(或告诉出租车司机到青山班码头)乘船前往青山岛。这种方式比较准时,但需要游客提前到达码头,以免错过船只。
从湘江一号那里可以坐船去,一般是下午二点左右开船。原票价是 20 元,价格相对较为实惠。
开车到营田闸那边的码头,坐船过去,车也可以过渡,但费用较高。如果游客选择自驾前往青山岛,可以考虑这种方式,但需要注意过渡费用较高,同时要提前了解码头的停车情况和过渡流程。
青山岛的基础设施相对简单,只能满足基本需求。这里风景不错、消费不高、没太商业化、村民热情。适合露营、野外玩耍的游客。
岛上虽然没有高档的酒店和餐厅,但有一些私人家庭旅馆和生态农庄。游客在选择住宿时,要提前查看房间条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同时,在就餐时,可以品尝到岛上的绿色食品,如籽瓜、野芹菜、藜蒿、芦笋、枸杞春茶等。但也要注意食品卫生和价格合理性。
此外,岛上的交通主要依靠步行和租用面包车。如果游客需要租用面包车,可以在岛上的码头或村庄里寻找租车点。租车价格相对较为便宜,但要注意车辆的安全性能和司机的资质。
在游玩过程中,游客要注意保护环境,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同时,要尊重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与他们友好相处。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向当地政府或村民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