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重大历史事件

2024-11-19

一、神话传说映古城

折桂仙子

唐朝时期,折桂仙子在岳阳楼上弹奏琵琶,那悠扬的旋律使得楼下的观众如痴如醉。这个故事后来被广泛传唱,成为了一首著名的歌曲。如今,岳阳楼上的折桂仙子雕像,不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岳阳城市的标志之一。它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那段古老而动人的传说。

伍子胥

伍子胥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与岳阳也有着深厚的渊源。相传他在岳阳城内献计,成功使岳阳免遭楚国攻打。此后,他在岳阳城内留下了众多文化和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成为了岳阳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

岳飞

宋朝时期,岳飞在岳阳城内制训士兵,使岳阳成为了当时的军事重镇。他的英勇和智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岳阳人。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岳阳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在岳阳一带尝遍百草之味,发明了农业和医药知识。如今,岳阳市内有许多与神农尝百草有关的文化遗迹和景点。这些遗迹和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代先人的智慧和勇气。

这些神话传说不仅富有情感和文化内涵,更体现了岳阳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它们是岳阳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二、屈原与岳阳的不解之缘

(一)《哀郢》中的岳阳踪迹

屈原在公元前 296 年来到岳阳,在磊石山的 “罗汭” 驿站开始了长达九年的隐居生活。九年后,他创作了《哀郢》,这部作品不仅是他对楚国命运的深切忧虑,更是他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在《哀郢》中,屈原详细记录了自己 “东迁” 的路线。他从郢都出发,遵江夏而来,带着家人一路辗转,最终到达岳阳。作品中的夏浦,据《水经注》解说为城陵矶西君山区长滩,这里成为屈原西望故都、哀叹楚国命运的重要地点。而 “大坟”,经考证指的是磊石山,相传这里有伏羲墓,屈原到此时,磊石山下曾建有小招堤纪念黄帝在此 “张乐洞庭之野”,凤凰山凤凰台也因此事得名。《哀郢》充分展现了屈原对楚王亲秦而苟安的愤懑,以及思念故乡楚都、渴望回归的心情。

(二)《涉江》里的岳阳风貌

屈原从磊石山出发,一早便 “济江湘”。当时的东洞庭为江道,从最早的金文鄂字来看,是一张地形图,说明鄂国的统治地域跨越了大江南北,所以屈原在《涉江》中称磊石山至城陵矶也为鄂渚。此地有着巫罗、三苗、百越民族留存的 “巫风”“淫祠”“水神、龙神” 信仰及 “招魂”“扒舟” 等旧俗。屈原受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在此创作了《九歌》。《涉江》不仅展现了屈原在岳阳地区的行程,更反映了当时岳阳的地域风貌和文化特色。这些作品成为了后人了解屈原与岳阳不解之缘的重要窗口。

三、历史战役留传奇

(一)太平天国城陵矶之战

1854 年,太平天国与湘军在湖南岳州城陵矶展开了激烈战斗。湘潭之战后,杨秀清改派六十五岁老将曾天养到湖南前线指挥。曾天养与石祥祯一起向湘西发起进攻,攻克常德、澧县、桃源县等地。曾国藩在湘潭战役后整顿湘军,汰撤老弱,保留精兵。到六月份,湘军新战船造好,洋炮也运至。曾国藩决定率领湘军北上反攻,兵分两路,左路军由胡林翼、周凤山指挥攻常德,右路军由塔齐布指挥攻岳州,罗泽南、李续宾率军接应。

6 月 20 日,周凤山率湘军抵达龙阳县与太平军对峙,后因暴雨湖水猛涨,营中遭水灾。雨停后,太平军趁机攻击,周凤山大败逃走。7 月 21 日,湘军水师两千余人在杨载福、彭玉麟指挥下杀进洞庭湖,寻找太平军水师决战。老将曾天养急忙返回岳州镇守。23 日,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在洞庭湖君山附近会战,太平军水师大败,损失一百多艘战船。随后,湘军水师进攻岳州城,曾天养无力坚守,退守城陵矶。25 日,湘军水师将领褚汝航率军占领岳州。27 日,湘军水师继续进攻城陵矶,曾天养再遭挫败,退往临湘县。

在武昌镇守的太平军将领韦俊得知曾天养兵败,率军赶来接应。7 月 31 日,韦俊与杨载福在道林矶附近江面激战,韦俊退走。8 月,塔齐布率陆师赶到城陵矶附近。曾天养和韦俊在象骨港设伏,8 月 9 日,他们派出小股船队引诱湘军水师出击。湘军水师骄横追击,被引入包围圈。象骨港水流急、风大,湘军战船难转弯,而太平军战船轻便小巧,占据有利位置发起进攻。陈辉龙和褚汝航被击毙,湘军水师遭到全歼,据曾国藩讲 “损失将半”。

象骨港的胜利让曾天养精神倍增,他决心弃舟登岸,与湘军塔齐布所部会战。8 月 11 日,曾天养率兵三千由城陵矶登岸,准备据险扎营,不意塔齐布率兵猝至。曾天养单枪匹马冲入敌阵,直奔塔齐布,虽刺中塔齐布坐马,但因用力过猛失足翻倒,被清兵乱刀砍死。曾天养阵亡后,太平军在韦志俊率领下,于城陵矶一带与敌相持十余日,败多胜少,遂于 8 月 25 日撤往武汉。

(二)元朝与南宋的岳州之战

元至元十二年,在忽必烈灭宋之战中,元将阿里海牙率军在荆江口大败宋将高世杰,进占岳州。当时,荆湖行省左丞相伯颜率军攻占鄂州后,命右丞阿里海牙领兵 4 万戍鄂州,自率主力沿江东进。因荆湖地区多数州县未下,郢州成为鄂州隐患。至元十二年春,忽必烈命安抚使贾居贞协助阿里海牙戍鄂,并不断增兵加强防御。先后四次持诏书谕降郢州,但守城将士未应。阿里海牙与贾居贞商议,认为郢州不降是因有江陵、岳州为依托,若不乘隙先取江陵,恐春水涨时被宋军所图。于是,贾居贞留戍鄂州,阿里海牙率军西进。

此时,宋湖北安抚副使兼知岳州高世杰奉京湖四川安抚使朱祀孙之命,集郢、复、岳三州以及上流诸军战船 1600 艘,兵 2 万人,扼守荆江口,准备袭击鄂州。三月二十一日,阿里海牙率军至荆江口,屯军于东岸。夜半,高世杰率军遁去。次日黎明,宋军战船于洞庭湖口成列而阵。阿里海牙命水军万户张荣实捣其中坚,解汝楫率舟师从左右两翼进击,宋军溃败,高世杰败走。元军追至桃花滩,高世杰投降后被斩。以其首招降岳州,总制盂之绍惧,举城降。二十七日,阿里海牙遣山东经略使王俨戍岳州。

此战,阿里海牙不失时机地主动出击,指挥果断,迅速占领岳州,为攻占江陵奠定了基础。

四、重大事件铸辉煌

(一)岳阳全境和平解放

1949 年 5 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南渡长江,国民党反动政权行将覆灭。为迎接解放,岳阳各县党组织积极行动。7 月 5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监沔军分区一部进驻临湘县城,宣布临湘县和平解放。7 月 19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四七五团由地下党员杜德贞引导,自临湘向岳阳进军。7 月 20 日 8 时,在中共湘北工委书记谢介眉,湘北人民自卫军岳临直属队负责人方毅人、冯孟常,县长许新猷及城区民主人士,工、农、商、学各界代表 1 万多人的热烈欢迎下,副师长兼参谋长杨力、团长乔羽生、政委王衍铎、参谋长郑酉年率 3000 多名解放军,分两路纵队,雄纠纠、气昂昂挺进岳阳县。部队从东门进城,口号声、歌声、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岳阳地下党负责人胡杨青致欢迎辞,民主人士周鳌山讲话,解放军团政委王衍铎宣告岳阳和平解放。至 25 日,临湘、平江、岳阳、华容、湘阴 5 县全部和平解放。随即成立中共县委、县政府,自此,岳阳人民当家作主,岳阳的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岳阳籍开国将军授衔

1955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国务院以及各大军区举行授衔仪式,48 位岳阳籍军官被授子将级军衔。至 1965 年,有 1614 名岳阳籍中、高级干部被授子将、校级军衔,其中获授将级军衔 60 人:上将 3 人、中将 12 人、少将 45 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数百万岳阳儿女参加革命,近 30 万先烈为国捐躯。将军们出生入死,南征北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文年生中将,岳阳县人,在革命生涯中战功赫赫。还有平江籍的众多将军,如钟期光、苏振华、傅秋涛等上将,方正平、甘渭汉、刘志坚等中将,以及众多少将,他们在各个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立下不朽功勋。

(三)岳阳市升格为省辖市

1975 年 12 月,岳阳市(县级市)设立。1983 年 2 月,国务院同意岳阳市改为省辖市。8 月,省委任命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李朗秋任市委书记,陈邦柱任市长,市委机关驻市洞庭北路郭亮街。岳阳市辖岳阳县(1984 年 4 月辖岳阳县、南区、北区、郊区)。1986 年 1 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岳阳地区,将临湘、华容、湘阴、汨罗、平江 5 县划归岳阳市管辖。1996 年 3 月,撤销岳阳市南区、郊区,新设岳阳市岳阳楼区、君山区,北区更名为云溪区。岳阳市的升格和行政区划调整,为岳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岳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其开化开发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 20 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这里生活。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 130 多处。商周时期,岳阳便出现了城池,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中国共产党在岳阳建立组织和政权后,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理想信仰和革命精神,谱写了岳阳历史文化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阳文化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文艺岳家军迅速崛起。1994 年 1 月,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岳阳市赫然在列。2006 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 2008 年,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 4 项、省级 13 项、市级 15 项。岳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种特色风貌。富有地方特色,呈现山环水抱、江湖漫展的城市自然地理格局;富有文化内涵,是湖湘文化发源地,传承了屈原精神、忧乐情怀等;富有传奇色彩,众多历史景点演绎着传奇故事。

(五)洞庭湖大桥建成通车

1995 年,经过专家论证,形成并通过修建洞庭湖大桥的方案。1996 年 12 月 19 日,洞庭湖大桥工程开工建设,经建设者们 4 年的日夜奋战,于 2000 年 12 月 26 日竣工通车。大桥位于洞庭湖水入长江出口处,东接洞庭大道、国道 107 线、京珠高速公路,西连省道 306 线,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内河公路桥。该桥设计新颖,造型美观,为首次在国内大型桥梁中采用三塔斜拉桥结构体系,位居亚洲之首。2004 年,该桥获首届 “中国十佳桥梁” 称号;2005 年,获国家土木工程领域最高奖项 “詹天佑奖”。洞庭湖大桥建成后,直接改善了岳阳的交通结构,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将君山城区与岳阳楼区连成一体,带动了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六)奥运火炬在岳阳传递成功

2008 年 4 月,岳阳市实施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组委会成立,时任市委副书记盛荣华任组委会主任。6 月 3 日,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岳阳接力活动在岳阳楼前拉开序幕。整个火炬传递全程路线 11.85 公里,其中市区 8.75 公里,汨罗市 3.1 公里。首棒火炬手为中科院院士袁隆平,末棒火炬手为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甘霖。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副主任林晓华评价为 “岳阳是火炬传递活动开始以来最成功的城市,它不仅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和谐之旅,也是一次充满温馨的爱心之旅”,“实现了隆重热烈与文明安全的完美结合”。

(七)蒙西华中铁路洞庭湖特大桥主桥合龙

2017 年 3 月 19 日上午 9 时 38 分,随着合龙段上最后一根杆件精确到位,世界首座最大跨度三塔铁路斜拉桥 —— 蒙西华中铁路洞庭湖特大桥主桥钢箱梁胜利合龙,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该桥主桥跨度布置为 (98+140+406+406+140+98) 米,是世界最大跨度的三塔铁路斜拉桥;是世界首次在斜拉桥上采用钢箱钢桁结合主梁形式;是世界首次在斜拉桥上采用先架设合龙钢箱梁,然后安装的施工方案;是国内首次在铁路桥上采用中塔长加劲索。大桥的合龙对于加快蒙华铁路建设,畅通我市与西北、华东的大宗货物运输,发展火电事业以及其他煤炭相关产业,建设电力能源大市、现代物流大市,做强、做大城陵矶港口,推进 “一极三宜” 江湖名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八)三荷机场成功首航

2018 年 12 月 26 日 9 时,岳阳三荷机场通航仪式举行。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为岳阳机场颁发《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爱武在三荷机场通航仪式上致辞。她说,三荷机场通航既是 570 万岳阳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岳阳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岳阳由此迈进了 “航空时代”,架起了岳阳高质量发展的 “空中桥梁”,标志着岳阳市 “四位一体” 立体交通新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