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村攻略

2024-11-25

一、历史渊源

(一)潇湘八景之远浦归帆

洋沙湖的 “远浦归帆” 作为潇湘八景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宋代大画家宋迪在此挥毫绘下传世巨作《潇湘八景图之远浦归帆》,这幅作品以其高度的艺术性蜚声海内外。此后,米芾作《潇湘八景图诗序》,马致远也留下了《寿阳曲・远浦归帆》:“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乡晚归图。

2003 年 12 月,湘阴斥资 400 多万元,在湘阴湘江大桥边动工修建观景楼,并取名为 “远浦楼”。远浦楼主楼 3 层,并有群楼相衬。市民在这里既可评诗作画,又可茗茶欣赏 “晴岚漾波,落霞映水”“数点征帆天际落” 的晚归景象。远浦归帆景区内的 “远浦楼” 整体为三层四檐楼阁式,屹立于县城湘江东岸,高 18 米。登楼远眺,湘江北去,大桥卧波,舟来船往,沙鸥翔集,落霞映水,岸柳如烟,美不胜收。一层周围设石栏,游人可凭栏远眺。前后顶层中间位置以及门楼悬挂由名人题写的 “远浦楼” 和 “远浦归帆” 牌匾;前后底层两边的圆柱上挂着清代湛道心《湘阴》诗中的开篇两句:“五岳惟衡麓,三湘独此清”。独具匠心的 “远浦楼”,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古建筑艺术的壮丽画卷。

从北宋起,“潇湘八景” 就被确定为湖南省的著名景观,而位于湘江尾闾、湘阴县城湘江边的 “远浦归帆” 景观更是蜚声中外。古潇湘八景相传为潇湘一带的湖南八处佳胜,为宋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中所描述。这八景包括平沙落雁(衡阳回雁峰)、远浦帆归(湘阴县城江边)、山市晴岚(湘潭昭山)、江天暮雪(长沙橘子洲)、洞庭秋月(洞庭湖)、潇湘夜雨(永州城东)、烟寺晚钟(衡山县城北清凉寺)、渔村夕照(桃源白麟洲)。潇湘八景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景观特征的山水文化,给后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深秋时节,来到湘阴洋沙湖渔窑小镇,这里便是按照潇湘八景之一的远浦归帆的意境开发建设的明清风情小镇。据介绍,位于岳阳湘阴的渔窑小镇占地 300 余亩,依洋沙湖而建,是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文化核心及旅游集散核心所在。以洞庭湖渔文化和洋沙湖窑文化为灵魂,43 家明清风格的院落,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巷深弄,枕河人家,立刻给人一种江南水乡风韵。一景一故事,一院一设计,尽显东方富贵的神韵和千年古镇的繁华。渔窑小镇、渔市,等待着客人们亲临品鉴一场活色生香的千年风韵。在度假板块,渔窑客栈、滨湖度假村呈现出别样的风情,“枕水湖边,梦中徜徉” 令游客陶然忘忧。是一个集风情客栈、民俗戏院、渔窑文化馆、湖湘美食街等为一体的风情小镇。

(二)湘瓷总源

洋沙湖依托古罗子国南迁育化湖湘文明、东汉万窑工坊底蕴及唐中期岳州窑辉煌历史,成为湘瓷总源。

据历史文献记载,洋沙湖窑比景德镇窑早 500 年,比铜官窑早 800 年(晚唐)。6500 年前先人在此繁衍生息,3000 年前古罗子国迁都于此,开启湖湘文明。东汉时期(汉平 4 年公元 104 年)洋沙湖窑兴起,在此建造万窑工坊。唐中期岳州窑沿古代丝绸之路驰名中外。“湘阴古时隶属于岳州,境域内生产的窑瓷也被统称为岳州窑,据明嘉靖本《湘阴县志》记载洋沙湖区域是岳州窑最早的烧造中心,2014 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在洋沙湖区域窑址考古发掘中,发现纪年款布纹青瓷片(铭文 “汉安二年” 公元 143 年),由此专家断定洋沙湖区域烧窑历史至少有 2000 多年。”“湘阴有个万窑窝,要进城门过窑坡”,民谣中的窑坡就是指如今的洋沙湖,这一广泛流传于湘阴的民谣也从侧面验证了历史上洋沙湖区域烧窑业的兴旺发达。

洋沙湖窑是湘江流域成熟青瓷生产技术的源头,洋沙湖一带古窑址群是湘江流域历史悠久而浑厚的青瓷制瓷技术的标杆。洋沙湖湖岸及附近一带的窑址分布较密集,据现有资料,已经发现的窑址除洋沙湖湖畔古窑址之外,还分布有汉晋至唐宋时期的瓷器,也有明清砖瓦窑址。1997 年专家从湘阴马王墈基建工地龙形窑址发掘发现系属两晋、南北朝、隋代窑址。众多陶瓷界专家认定匣钵腹烧法首创于晋代,洋沙湖窑最早使用匣钵腹烧,为青瓷发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岳州窑大胆创新,在汉代就尝试给青瓷加上褐彩,这是中国最早的釉下彩,从此瓷器进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茶经・四之器》中,“茶圣” 陆羽将岳州青瓷列为宜茶名瓷,岳州窑跻身宜茶青瓷四大名窑之列。

现在,渔窑文化博物馆记录着洋沙湖窑的辉煌历史。在渔窑小镇的窑街,花一、两天时间穿过满墙爬山虎的房屋与青石路,感受流传千年的渔窑文化,探宜茶之窑,观盛唐名器,共襄万窑焰红湘江口盛况。

二、地理位置

(一)区域位置

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位于 “国家十三五规划” 中一带一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部,立于环洞庭湖核心、湘江之东、芙蓉路北。这里南临长沙仅 30 公里,离黄花国际机场也不过 60 公里的距离。其水上航线更是十分便捷,可南下橘子洲、北上洞庭湖,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出行选择。

如此优越的位置使得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村成为了连接长沙与周边地区的重要旅游节点。从长沙出发,无论是自驾、乘坐高铁还是选择机场出行,都能较为轻松地抵达这里。长沙出发自驾路线为沿芙蓉北路往北(汽车北站往北约 46 公里),左拐至顺天大道行驶 3 公里即可到达。高铁站出发路线是从长沙雨花区高速入口进入京港澳高速行驶 16 公里转长沙绕城高速行驶 14 公里,从金霞立交桥下桥转芙蓉北路向北行驶 36 公里,左拐至顺天大道行驶 3 公里。机场出发路线为机场高速行驶 5 公里至长沙绕城高速行驶 34 公里至芙蓉北路向北行驶 36 公里,左拐至顺天大道行驶 3 公里。

(二)气候特点

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村地处环洞庭湖区域,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这里年平均气温 17 摄氏度,气候温和宜人,无论是哪个季节前来游玩,都能感受到舒适的温度。年平均降雨量 1302 毫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丰富的降雨量为洋沙湖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在不同的季节里,洋沙湖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春季,细雨绵绵,万物复苏,洋沙湖周边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一片绿意盎然;夏季,虽然有时会有较强的降雨,但这也为炎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丝清凉,使得这里成为了中南地区最适合避暑和水上游玩的水上乐园之一;秋季,秋雨淅沥,增添了一份宁静与诗意,此时来到洋沙湖渔窑小镇,感受潇湘八景之一的远浦归帆的意境,别有一番韵味;冬季,偶尔的降雪为洋沙湖披上了一层银装,宛如童话世界一般。

同时,这样的气候特点也使得洋沙湖成为了世界级候鸟越冬和迁徙的三大路线(中国)之一。众多珍稀的鸟类选择在这里栖息,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万亩生态水域、22 公里滨湖岸线、300 多种珍稀动物、600 多种珍稀植物、100 多种淡水鱼资源,共同构成了洋沙湖丰富多彩的生态画卷。无论是热爱自然的游客,还是摄影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三、建筑风格

(一)渔窑小镇

洋沙湖渔窑小镇以明清合院风格群落建筑为载体,构建四广场四十三院落,尽显东方富贵的神韵和千年古镇的繁华。建筑群外观设计领衔国风典雅之气质,临湖而卧,环抱万亩天赐原生山湖,与湖心白鹭岛隔水相望,自然环境优渥。一景一故事,一院一设计,营造出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快乐休闲、自由奔放、美食享受、亮丽时尚、诚信立业的特色风情小镇。

小镇内复原了众多历史商业场景,如三义和镖局、楚云院、牛记粮油铺、济云堂药铺、锦昌隆记钱庄、白鹭酒庄、船坊博物馆、明澄布庄等为代表的八大历史商业场景。不仅按照古代县衙的构造和陈设一比一还原建造的渔窑府署,更是罕见地复建了刑房和牢房。渔情楼既是会友品茶、听曲赏戏、打尖住店之地,同时也是江湖人士交换情报的重要场所,楼上设有的 “绣花鞋” 和 “玄天兵鉴” 两大主题密室,让游客体会行走江湖的紧张与刺激。

在渔窑小镇,游客可以花一、两天时间穿过满墙爬山虎的房屋与青石路,感受流传千年的渔窑文化。渔窑博物馆展览了不少岳州窑的珍贵文物,唐代岳州窑在陆羽《茶经》中列宜茶青瓷名窑第 4 位,“岳州窑” 胎质细腻、灰白,器形厚重,敲击有金属般声音,瓷化极高,青瓷开片,造型古朴美观、光洁;釉下荧光闪烁,玻璃质感强,唐代茶圣陆羽赞之 “岳州瓷青、青则益茶”,唐诗人刘言史有诗云 “湘瓷泛青花”,由此可见,“岳州窑” 为中国成史上最早青瓷当之无愧。

此外,小镇还有衙役署、镖局、督军府、楚云院等值得一看的地方,可以慢慢品味。衙役署是古代将公安和法院功能相结合的机构,除了开堂审讯处还有议事厅、牢房和刑房,像极了电视剧中场景,非常逼真。湖边有个老翁雕像,让人想起那句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引发怀古之情。

(二)五星级湖滨度假酒店

洋沙湖拥有 1000 间套房的五星级东南亚风情湖滨度假酒店和 5000㎡国际会议中心。目前与美国喜达屋 - 艾美酒店已经达成合作,艾美酒店对于选址地的区域、地段、生态、规模要求极其严格,选择世界级大都市和高端度假区进驻。

该酒店以其独特的东南亚风情建筑风格,为游客带来别样的度假体验。酒店周边环境优美,临湖而立,可欣赏到洋沙湖的美丽风光。酒店内部设施豪华,房间宽敞舒适,配备齐全,服务周到。无论是商务会议还是休闲度假,这里都是理想的选择。

(三)奥地利小镇

洋沙湖奥地利小镇占地 200 亩,总建筑面积约 6 万㎡,以欧洲奥地利小镇的文化为主题、原貌风格建筑为载体的文化古镇,致力于打造成为华中独有的欧洲特色风情小镇。

小镇建筑风格尊崇原生地欧式设计精髓,罗曼式尖顶教堂、充满浪漫风情的钟楼古堡、巴洛克式的大门、典雅美观的文艺复兴庭院参差错落,悠扬的乐声萦绕在整个小镇的上空,街头巷尾之间无处不散发音乐之国的历史人文魅力,街头艺人和各式风格鲜明的精品欧式小店赋予小镇时尚迷人的生活气息,和谐唯美,古典优雅和现代时尚的融合在这里得到了最经典的诠释。

未来游客居住在湖边的白马酒店,品尝着最正宗的奥地利美食、感受着茜茜公主的浪漫爱情、体验旋转木马带来的欢乐,享受着浪漫、多彩的异域湖区风情。

四、特色亮点

(一)生态资源丰富

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村拥有极为丰富的生态资源。这里是世界级候鸟越冬和迁徙的三大路线(中国)之一,万亩生态水域波光粼粼,22 公里滨湖岸线蜿蜒曲折,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景区内有 300 多种珍稀动物,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600 多种珍稀植物郁郁葱葱,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100 多种淡水鱼资源在水中畅游,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观赏和垂钓乐趣。2016 年,洋沙湖成功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进一步彰显了其在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

(二)景点众多

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村的景点丰富多样,各具特色,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渔窑小镇:渔窑小镇占地 300 余亩,依洋沙湖而建,是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文化核心及旅游集散核心所在。小镇以洞庭湖渔文化和洋沙湖窑文化为灵魂,43 家明清风格的院落错落有致,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巷深弄,枕河人家,尽显江南水乡风韵。一景一故事,一院一设计,营造出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快乐休闲、自由奔放、美食享受、亮丽时尚、诚信立业的特色风情小镇。

小镇内复原了众多历史商业场景,如三义和镖局、楚云院、牛记粮油铺、济云堂药铺、锦昌隆记钱庄、白鹭酒庄、船坊博物馆、明澄布庄等为代表的八大历史商业场景。渔窑府署按照古代县衙的构造和陈设一比一还原建造,罕见地复建了刑房和牢房。渔情楼既是会友品茶、听曲赏戏、打尖住店之地,同时也是江湖人士交换情报的重要场所,楼上设有的 “绣花鞋” 和 “玄天兵鉴” 两大主题密室,让游客体会行走江湖的紧张与刺激。此外,还有衙役署、镖局、督军府、楚云院等值得一看的地方。在渔窑小镇,游客可以花一、两天时间穿过满墙爬山虎的房屋与青石路,感受流传千年的渔窑文化。渔窑博物馆展览了不少岳州窑的珍贵文物,让游客领略岳州窑的独特魅力。

国家级湿地公园:洋沙湖湿地公园已于 2016 年 8 月 16 日成功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这里是世界级候鸟越冬和迁徙的三大路线(中国)之一,由淡水鱼博物馆、生态农场(可为业主配送绿色蔬菜)、百种荷花园、芙蓉花园、珍禽驯养基地、湖湘特色渔村及湿地构成。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欢乐水世界:夏天这里将会是整个中南地区最适合避暑和水上游玩的水上乐园。欢乐水世界拥有激情海浪、飓风海啸、漂流河及峡谷冲浪、儿童亲子戏水屋、滨湖风情沙滩等游乐设施。未来将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最具体验感的水上乐园。

水上运动中心:依托万亩湖面资源,打造中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水上项目,并与省体育局合作建立省体育水上训练中心,有皮划艇、赛艇、摩托艇、内湖帆船等水上项目,让游客尽情体验水上运动的刺激与乐趣。

奥地利小镇:奥地利小镇占地 200 亩,总建筑面积约 6 万㎡,以欧洲奥地利小镇的文化为主题、原貌风格建筑为载体的文化古镇,致力于打造成为华中独有的欧洲特色风情小镇。小镇建筑风格尊崇原生地欧式设计精髓,罗曼式尖顶教堂、充满浪漫风情的钟楼古堡、巴洛克式的大门、典雅美观的文艺复兴庭院参差错落,悠扬的乐声萦绕在整个小镇的上空,街头巷尾之间无处不散发音乐之国的历史人文魅力,街头艺人和各式风格鲜明的精品欧式小店赋予小镇时尚迷人的生活气息,和谐唯美,古典优雅和现代时尚的融合在这里得到了最经典的诠释。未来游客居住在湖边的白马酒店,品尝着最正宗的奥地利美食、感受着茜茜公主的浪漫爱情、体验旋转木马带来的欢乐,享受着浪漫、多彩的异域湖区风情。

路亚营地:依托邻水湖岸和主题观光,主要建设帐篷野奢营地、自驾游野奢营地、木屋野奢营地、营地主题酒店、营地垂钓及营地旅游功能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享受野奢生活的好去处。

(三)亲水消夏避暑胜地

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村获评 “2024 年度最受市场喜爱的湖南省亲水消夏避暑旅游景区”,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最具体验感的水上乐园之一。这里的欢乐水世界拥有众多水上娱乐项目,为游客带来清凉与刺激。同时,洋沙湖地处环洞庭湖区域,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7 摄氏度,气候温和宜人。丰富的降雨量为洋沙湖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在炎热的夏季,这里成为了游客们避暑的好去处。无论是亲子游玩、家庭度假还是朋友聚会,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村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五、文化内涵

(一)渔文化与窑文化

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村以洞庭湖渔文化和洋沙湖窑文化为灵魂,展现出独特而深厚的文化魅力。

渔文化方面,洋沙湖所在的湘阴地区有着悠久的渔业历史。洞庭湖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繁荣的渔业,洋沙湖渔窑小镇依湖而建,充分体现了渔文化的特色。小镇内的湖湘美食街汇聚了各种以鱼为主要食材的特色美食,让游客品尝到洞庭湖鲜美的味道。渔市不仅是一个购物场所,更是渔文化的展示平台。这里以新鲜、新奇为体验核心,内设 VR 体验馆,让游客如同置身酷炫水底世界,同时依托万亩洋沙湖天赐淡水鱼资源打造淡水鱼展示中心,让科普贯穿游览购物全程。

窑文化则是洋沙湖文化内涵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洋沙湖依托古罗子国南迁育化湖湘文明、东汉万窑工坊底蕴及唐中期岳州窑辉煌历史,成为湘瓷总源。据历史记载,洋沙湖窑比景德镇窑早 500 年,比铜官窑早 800 年。6500 年前先人在此繁衍生息,3000 年前古罗子国迁都于此,开启湖湘文明。东汉时期,洋沙湖窑兴起,建造万窑工坊。唐中期岳州窑沿古代丝绸之路驰名中外。

洋沙湖窑是湘江流域成熟青瓷生产技术的源头,众多陶瓷界专家认定匣钵腹烧法首创于晋代,洋沙湖窑最早使用匣钵腹烧,为青瓷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岳州窑大胆创新,在汉代就尝试给青瓷加上褐彩,这是中国最早的釉下彩,从此瓷器进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茶经・四之器》中,“茶圣” 陆羽将岳州青瓷列为宜茶名瓷,岳州窑跻身宜茶青瓷四大名窑之列。

现在,渔窑文化博物馆记录着洋沙湖窑的辉煌历史。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唐代岳州窑的珍贵文物,感受 “岳州窑” 胎质细腻、灰白,器形厚重,敲击有金属般声音,瓷化极高,青瓷开片,造型古朴美观、光洁;釉下荧光闪烁,玻璃质感强的独特魅力。在窑街,花一、两天时间穿过满墙爬山虎的房屋与青石路,感受流传千年的窑文化,仿佛能看到当年万窑林立,红焰青炉的盛况。

(二)农文旅融合

洋沙湖镇以渔窑文化为依托,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实现了现代农业生产、科普教育、观光采摘的有机融合,有力地推进了产业扶贫,促进了乡村振兴。

洋沙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内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不仅是世界级候鸟越冬和迁徙的三大路线(中国)之一,也是现代农业生产、科普教育、观光采摘有机融合的典范。公园内有生态养殖园、麋鹿养殖基地、湿地科普馆等项目,游客可以在这里观赏到大雁、天鹅在训鸟基地嬉闹,黄桃、柚子、李子高挂在果岛枝头,20000 多平方米荷花在观莲居静默绽放,葫芦、“太空南瓜”、红太阳辣椒悠闲躺在玻璃温室大棚,各类动、植物应有尽有。在这里,游客可以学习到丰富的湿地知识,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小镇的特色种养殖业蓬勃发展,水产养殖、稻田养虾、蔬菜水果、药材种植等产业为游客提供了观光采摘的好去处。果天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 500 多亩,以草莓等鲜果采摘为主导,打造芙蓉北路水果采摘走廊,形成农旅结合亮点,带动近 50 名村民就业,年均增收 5000 元以上。7.5 万公斤草莓、4 万公斤火龙果、2500 公斤蓝莓带来 “甜蜜经济”,果天源果园被评为湖南省劳模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大中村以吾塘组为试点,引导 10 多户脱贫户种植 100 多亩黄桃,金果子漫山遍野。金辅村通过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模式,免费为脱贫户提供鸡、鸭、鹅种苗。小镇围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方式大力推进产业扶贫,让 “造血式扶贫” 落地开花。

此外,洋沙湖镇还注重教育发展,两所寄宿制民办学校 —— 文郡洋沙湖中学由长郡教育集团托管,以 “黑马” 之姿火速出圈,先后被清华大学等名校授予 “优质生源基地” 称号;知源学校属 “衡水系”,先后获评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学校、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公立、民办教育百花齐放,形成互助互补、良性发展格局。

洋沙湖镇通过融合 “农文旅”,绘就了 “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锦绣画卷。名山村集资近 500 万元,硬化组级公路,清淤塘坝,全村绿化率达 90%。菌类、绿茶种植初具成色,牛、羊、青蛙养殖业发展强劲,3 家木制品加工厂、1 个家政服务公司、2 个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力乡村建设。

未来,洋沙湖镇将持续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绘好魅力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