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岳阳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259号
2024-11-27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其前身是红旗水库,曾为汨罗城建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里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地。2009 年 12 月,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规划建设单位。公园规划总面积 2954.10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 2812.24 公顷,包括汨罗江干流汨罗段及其周边部分区域。
在建设过程中,公园被划分为湿地生态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传与文化展示区、休闲游览区和综合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近年来,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单位深挖历史文化,突出生态保护,加强科研监测与巡护,公园生态环境与功能区建设成绩显著。
2016 年 5 月 24 日,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来汨对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评估验收。8 月 16 日,国家林业局发文明确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验收。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汨罗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也标志着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汨罗江与众多历史名人有着深厚的渊源,其中屈原和杜甫的故事尤为令人感慨。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2300 多年前,他在汨罗江畔行吟泽畔,心念家国。写下了《离骚》《九歌》等不朽诗篇后,在这里沉江殉国。汨罗江因屈原而闻名于世,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当地民众为了纪念屈原,把端午这一传统节日与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还发明了龙舟竞渡这一群众性体育活动。
杜甫也是与汨罗江有着不解之缘的历史名人。大历五年(公元 770 年)初冬时节,杜甫经由洞庭湖磊石口进入汨罗江。此时的杜甫已陷入贫病交加的困境,他为找一位老友来到平江。在耒阳县境的方田驿,杜甫一家遇上连日大雨,江河暴涨,五天无米下锅。耒阳县令聂太爷宅心仁厚,派人送来粮食和酒肉而得救。此后,杜甫带着家人辗转奔波,旧病复发。听说被罢黜的检校工部尚书徐安贞携眷属避乱在平江县隐居,病入膏肓的杜甫除了去找老朋友别无选择。不幸的是,他的木帆船刚刚来到平江县城的河边,还没来得及上岸,杜甫就与世长辞了。平江县令将有 “诗圣” 之誉的杜甫安葬在离汨罗江边不远的小田村天井湖。
2020 年端午节前夕,屈原后裔屈金星、杜甫后裔杜连山、黄庭坚后裔黄华龙、黄国华寻根汨罗江,联合倡议打造中国诗河汨罗江暨洞庭湖诗歌文化旅游线路,将散落的珍珠串成诗意项链,传承祖辈的忧国忧民精神。
此外,汨罗江还是诗的故乡。全长 253 公里的汨罗江,只属于屈原一个人,一条河流与一位诗人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影响深远。学界对于《离骚》是否在汨罗江畔写成虽有争论,但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可以推定屈原来到汨罗江畔后,生活相对安定,有充裕的时间完成这一鸿篇巨制。如果这些推定成立,那么,汨罗江南岸的屈原故宅南阳街,很可能就是《离骚》的诞生之地。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四季变幻的美景,展现出独特的生态魅力。
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级保护动物数十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一百余种。这里河流形态自然,岸线优美,以河流、溪流、植被、洲滩等为主体景观,观赏性极强。在不同的季节,湿地公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春季,公园就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草如麦苗般青翠欲滴,淡红色、黄色、紫色、白色的小花点缀其中,草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江水波光粼粼,天空湛蓝,云朵悠然飘荡,鸟儿不时展示身姿,唱着清脆的短曲。这个季节,公园成为了网红打卡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踏青游玩。
夏季,随着气温升高和雨量充沛,青草生长得越发茂盛。当江水漫过河滩时,青草随波浪轻盈舞动,湿地公园江面壮阔,水天一色。每年端午前后,这里更是热闹非凡,艾菖摇曳,糯粽飘香,龙舟竞渡,鼓乐激昂。
秋季,铺天盖地的蓼子花竞相绽放,成了紫色的海洋,蔚为壮观。蓼子花有着悠闲的神态、超俗的淡雅和华美的舞姿,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了欢乐谷。
冬季,湿地公园是候鸟的天堂。广阔的水域、丰厚的水生植物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候鸟越冬。中华秋沙鸭、白鹳、黑鹳等珍稀候鸟纷纷落户,小天鹅、灰鹤更是常客。银装素裹的湿地公园,是赏雪景、拍美照的好去处。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屈原文化、龙舟文化、端午文化等在这里相互融合,彰显出独特的文化特色。
屈原文化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被流放汨罗江时,带着小妹屈姑和女儿纬英寄居在汨罗江畔南岸的南阳庙。他们看到汨罗江河滩上生长的香草,心生喜爱,经常来此赏景吟诗。后来,这里被称为香草雅步园,还建有独醒亭。屈原在汨罗江畔创作了不朽诗篇,他的爱国精神和文学成就使汨罗江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如今,屈子祠成为人们纪念屈原的重要场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感受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楚辞的灵魂气魄。
龙舟文化在湿地公园也有着深厚的底蕴。汨罗江是龙舟故里,龙舟匠人世代传承,制作过程中有诸多忌讳。汨罗江上的龙舟赛代代传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中国汨罗江龙舟超级联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队伍参赛,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层记忆,激发内心团结拼搏、奋楫争先的力量。汨罗女子龙舟队和汨罗江粽子队等队伍在各大赛事中崭露头角,为传统文化注入新动能。此外,还有中国 - 保加利亚龙舟运动赛事组织与运动技能提高综合研修班来到汨罗,沉浸式体验汨罗龙舟文化的魅力。中小学将划龙舟与体育课结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端午文化在湿地公园更是独具魅力。全国 “我们的节日・端午” 主题文化活动在汨罗盛大启幕,推陈出新,赋予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赏非遗、吃粽子、拼手艺等活动精彩纷呈,包粽子大赛、龙舟竞渡、水祭大典等让游客亲身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汨罗依托端午习俗,衍生出强市富民特色产业,如龙舟制造企业在传承中创新,产品远销海内外。
“我们的节日・端午”——2015 第十一届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主题活动也展示了汨罗江丰富的端午文化。民间龙舟邀请赛、音乐帐篷节、快乐戏迷特色晋级赛、摄影展等活动,让游客在感受端午情的同时,体验到浓浓的文化氛围。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多种文化融合,不仅丰富了公园的内涵,也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幕阜山与洞庭湖之间的过渡地带,包括汨罗江干流汨罗段及其周边部分区域。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洞庭湖重要的生态屏障。
公园规划总面积 2954.10 公顷,其中湿地面积 2812.24 公顷。其范围东起汨罗江新市大桥,西至磊石山汨罗江出口,涉及周边新市镇、归义镇、罗江镇、屈子祠镇等乡镇。公园共分为综合管理服务区、湿地生态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传与文化展示区以及休闲游览区五大功能区,是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功能和湿地文化展示等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周边交通便利,为游客提供了多种出行方式。
高速公路方面,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方便游客自驾前往。从各地出发,可通过便捷的高速网络快速抵达汨罗市。
铁路交通也十分便捷。岳阳到汨罗的火车累计有 13 个班次,包括始发车和过路车。汨罗火车站距离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直线距离仅 1.6 公里,游客可以轻松到达。
此外,航空出行也较为方便。游客可以先抵达附近的机场,再通过其他交通方式前往公园。
对于周边地区的游客,还可以选择乘坐汽车前往汨罗。岳阳 — 汨罗的汽车票价为 15 元 / 人,为游客提供了经济实惠的出行选择。
在汨罗市境内,交通也较为便利。屈子祠镇加快 “四好农村路” 改造升级,其中部分农村公路途经双楚村、永青村、新茶村、新义村、屈子祠村等地,含通往普德大庙旅游景区道路和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沿线旅游道路。提质改造后的农村公路将拓宽为 6 米宽的四级公路,全线 “白改黑”,为游客前往湿地公园提供了更好的交通条件。
湖南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宣教中心总占地面积 350 平方米,其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全中心分为序厅、走进湿地、大美湿地、体验湿地、人文湿地、结语六大展厅。
序厅以简洁大气的设计,给游客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为后续的参观之旅拉开序幕。走进湿地展厅,通过生动的展示手段,让游客初步了解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特点。大美湿地展厅则以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介绍,展现公园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四季变幻的美景。体验湿地展厅设置了互动多媒体触摸屏系统,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感受湿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人文湿地展厅着重介绍公园所蕴含的屈原文化、龙舟文化、端午文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结语展厅对整个宣教中心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强化游客对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认识和理解。
宣教中心还包含了科普文献室、湿地书屋、标本室等。科普文献室里存放着大量关于湿地生态的书籍和资料,游客可以在这里便捷阅览相关湿地报刊杂志等科普书籍,深入了解湿地知识。湿地书屋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安静的阅读空间,让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之余,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标本室里展示着形态各异的珍稀鸟类和生机盎然的植物标本,直观地呈现了公园内的生物多样性。
宣教中心不仅是一个科普场所,更是一个展示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历程和文化内涵的重要平台。它通过多种展示手段,向游客直观地介绍了公园的传统湿地文化、历史演变,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片美丽的湿地。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公园的建筑设计以不破坏自然生态为前提,力求与汨罗江以及周边的湿地景观相得益彰。
在湿地科普宣教展示区,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这里的湿地植物园规划面积为 2.2 公顷,由水生花卉园、草本沼泽植物园、森林沼泽园和柳树品种园四个主题小园组成。小园内部或之间用木栈道或者小路相连接,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湿地,亲身体验《离骚》中的兰香芷馨、蕙馥荃姿。从水面到沼泽湿地,再过渡到森林沼泽,种植的植物充分结合地形条件,从水生植物、亲水性植物到耐湿性植物,注重植物景观效果,构成稳定的植物生态环境,并吸引候鸟至此栖息停留。
公园内的观鸟屋等建筑也巧妙地融入自然环境中。这些建筑位置选择得当,既为游客提供了观察鸟类的绝佳视角,又不影响鸟类的正常生活。游客在观鸟屋内,可以静静地欣赏各种珍稀鸟类在湿地中觅食、嬉戏的场景,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在综合管理服务区,建筑风格简洁实用,与周边自然景观协调一致。管理和服务机构的建筑不追求奢华,而是以满足功能需求为主,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不破坏公园的整体自然风貌。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营造出了独特的美感,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屈子祠作为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景点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屈原文化。屈子祠始建于汉,重修于清乾隆十九年,建筑占地 1354 平方米,坐北朝南,为单层单檐砖木结构,三进三厅,十四耳房,前有三座砖砌大门,祠正门牌楼墙上绘有 13 幅屈原生平业绩和对理想追求的写照浮雕。2001 年,屈子祠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在屈子祠中,人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文学成就。屈原在国家危难之际,不畏强权,以深深的忧患意识和沉重的历史责任感,时刻关注国家命运,关注人民疾苦。他的作品如《离骚》《九歌》等,表达了对祖国江山、人民和社稷的眷恋,展现了忠君爱国的政治情怀。
屈子祠周边还有许多与屈原相关的景点,如饮马塘、香草湖等。饮马塘相传是屈原饮马洗马之地,塘边原有巨石一方,绳索之痕隐然,传为屈原拴马处。香草湖水域开阔,蒲剑洲遍布菖蒲、艾叶,石兰岛荷叶织边、植被镶嵌,薜荔岛藤荆攀援、候鸟栖息。这些景点都让人仿佛能看到屈原当年在此赏景吟诗的情景。
屈原文化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汉初贾谊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被贬谪长沙,当他经过汨罗江时,有感于自己和屈原有相似的遭遇,写了一篇很沉痛的《吊屈原赋》,一方面对屈原进行悼念引屈原为知己;一方面学习屈原的创作精神,对是非不分的黑暗社会现实做了大胆的揭露和鞭挞。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更是对屈原敬佩之至,在《史记》中为屈原立传,正确地肯定了屈原在历史上的地位。
在汨罗江畔,屈原文化也在家庭中得以传承和延续。许多家庭在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讲述屈原的故事。父亲会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向孩子们讲述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和屈原行吟于汨罗江畔的故事。这种传承让屈原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汨罗人心中生根发芽。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融合了屈原端午文化、洞庭水乡文化和农业耕作文化等多元文化。
屈原端午文化是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屈原投江后,汨罗江两岸的乡民们担心投江的屈原遗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家家包粽子,户户做包子,然后将带有香味的粽子和包子投入江中,目的就是先喂饱江里的鱼,让鱼不要去吃屈原的遗体。此后,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罗江两岸的渔夫们均要用自己的渔船进行谁划得最快的比赛,并借此纪念屈原。久而久之就演变成目前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赛活动。
全国 “我们的节日・端午” 主题文化活动在汨罗盛大启幕,推陈出新,赋予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赏非遗、吃粽子、拼手艺等活动精彩纷呈,包粽子大赛、龙舟竞渡、水祭大典等让游客亲身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汨罗依托端午习俗,衍生出强市富民特色产业,如龙舟制造企业在传承中创新,产品远销海内外。
洞庭水乡文化在湿地公园也有体现。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紧邻国际重要湿地洞庭湖,生态地理区位十分重要,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河流形态自然、岸线优美。湿地公园的景色四季分明,各具特色。夏季,江面壮阔,水天一色;秋季,蓼子花竞相绽放,成了紫色的海洋;冬季,是候鸟的天堂。这些都展现了洞庭水乡的独特魅力。
农业耕作文化在湿地公园周边也有所体现。湿地公园周边的古罗子国遗址公园,凝结着湘楚文化的芳馨神韵。这里曾是方圆达一万多平方公里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中国第一二妃庙、中国第一洞庭庙、中国第一屈原庙等辉煌的文化精典。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农业耕作文化的底蕴。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多元文化融合,丰富了公园的内涵,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屈原文化的深厚底蕴,领略洞庭水乡的美丽风光,了解农业耕作文化的历史传承。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生态之美吸引着众多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护这片美丽的自然环境,共同维护公园的生态平衡。
公园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我们应避免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不随意采摘野花野草,不捕捉野生动物,让它们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长和繁衍。同时,要保持公园的整洁,不乱扔垃圾。游玩时可以随身携带垃圾袋,将垃圾收集起来,离开时带到指定的垃圾投放点进行处理。
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我们应避免在湿地中进行破坏性行为。不践踏湿地植被,不破坏湿地的生态结构,以免影响湿地的生态功能。
我们还可以积极参与公园组织的环保活动,如净滩行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为保护公园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还能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在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游玩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安全建议,希望游客们能够注意。
首先,对于水上活动要格外小心。如果参加划船等水上项目,一定要穿好救生衣,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在河边游玩时,不要靠近河水边缘,以免不慎落水。特别是带小孩的游客,要时刻看管好孩子,防止孩子在河边玩耍时发生意外。
其次,在公园内行走时,要注意脚下的道路。有些地方可能比较崎岖不平,或者有泥泞的路段,要小心行走,避免摔倒受伤。如果是雨天,道路可能会更加湿滑,要更加谨慎。
此外,公园内可能会有一些野生动物出没。虽然大多数野生动物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我们也不要去挑衅它们。如果遇到野生动物,要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试图去触摸或追赶它们。
对于车辆进入公园的问题,目前车辆已禁止随意开进湿地公园。游客们应遵守规定,不要将车辆驶入公园,以免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公园内游玩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避免与其他游客发生碰撞。
最后,游客们在游玩前可以了解一下公园的紧急救援设施和联系方式。如果在游玩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及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