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长乐古镇攻略

2024-11-27

一、历史悠久的长乐古镇

(一)古镇的起源与发展

长乐古镇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罗子国。南朝梁、陈时为古岳阳郡治,至今已有 1400 余年的历史。其镇名的由来充满了美好的寓意,古时战乱,江西移民至此安居,取 “长久安乐” 之意,旧称长乐街,这个名字也一直流传至今。

据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先民定居于此,战国时属楚。楚人信天,每遇灾荒便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上苍消灾解厄,赐福降祥。于每年正月,按天之五方,地之五行,阴阳演化定初五、初十、十五(元宵)为祭日,由巫师和童男童女装扮成天神、地神和掌管五谷六畜诸神,抬着草扎的图腾至汨水边祭天、地、鬼、神,而后游集、游乡,祈求 “长久安乐”,这也是长乐之名的最初由来。

至南朝梁大通年间(527—528),岳阳县和岳阳郡治所都设在长乐。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湘阴县衙也曾设在此处。从此,长乐便成了湘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宋元丰(1078—1085)年间设长乐乡。元顺帝流居江南,后迎归登基时,行经此地小憩,时蛙声如鼓,令传禁,并登高台北望京都,故后人又称 “望京镇”,今境内尚有望京台、息蛙池等遗址。

清咸丰五年(1855)析乡为局。民国元年(1912)底,改局为乡。1949 年长乐隶属汨罗办事处,1950 年为 5 区长乐镇及长新乡辖地,1955 年隶属长新区,1956 年撤区并乡为长新乡,长乐镇隶之。后经公社阶段,1984 年社改乡,长乐改隶县。1988 年乡、镇合并建为长乐镇。

(二)重要历史事件

1941 年,日军纵火焚烧长乐古镇,全镇房屋皆毁于战火。然而,如今的长乐镇内仍保留着一条古老的条石小街,两边古建筑保存较好,颇具民族特色。

这条古老的条石小街见证了长乐古镇的兴衰变迁。在古代,长乐镇置有驿道铺递,又当汨罗江水道,交通十分方便,自古商贾云集。古镇旧有北门、正阳、青阳、启明、钟灵、毓秀、挹秀、迎秀等 10 门,普庆、同庆、吉庆、北庆、永庆等 5 街,鲁家、照壁、大庆等 8 巷,规模宏大,有 “小南京” 之称。

长乐镇在历史上还发生过许多重要的事件。例如,相传屈原投江后,遗体回流至汨水长乐河段一深潭中,人们划船打捞至此,突然东边天空祥云霭霭,仙乐阵阵,只见屈大夫立于云端,频频向打捞的人们招手示意。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的盛况,就在下街沿江码头上修建起了一座飞檐斗拱的砖石结构的亭子,名曰 “回龙门”。这座汨罗江上现存唯一的古楼亭,见证了汨罗江流域的文化、经济兴衰,对旅游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具有较高价值。

此外,长乐镇还是 “湖南群众文化艺术之乡”。“长乐故事会” 闻名三湘,2010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乐故事会起源于隋唐,盛于明清。唐朝建立后,经贞观之治,百业兴旺,仓廪充盈,人民安居乐业。唐太宗为示太平盛世天子与万民同乐,于贞观二十年(646)昭示天下,每年上元节(元宵节)大放花灯,这样便使得正月举行的祭祀活动与上元闹花灯相结合,慢慢演变为故事会。千百年间每逢太平年景,从正月初一至元宵节,长乐人自发分成上市街和下市街两个团体,举行故事会竞赛,人们敲锣打鼓,踩高跷、玩故事、耍火龙,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长乐镇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演变,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些宝贵的财富,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民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独具特色的地理位置

(一)方位与周边环境

长乐镇位于湖南省汨罗市东北部,处于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东依智峰山,这座山峰为长乐镇增添了一抹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地标之一。南临汨水河,河水悠悠流淌,不仅为小镇带来了灵动的气息,也在历史上为其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乐镇北邻黄市、古仑、智峰诸乡,东连八景乡,南抵平江县伍市镇,西靠天井乡。这样的周边环境使得长乐镇与周边乡镇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地域生态。

(二)交通优势

长乐镇的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京珠高速公路、107 国道紧密相连,这两条重要的交通干线为长乐镇与外界的沟通搭建了快速通道。无论是前往省会长沙市还是其他重要城市,都变得十分便捷。

县道京(街)大(荆)线通过全境,进一步加强了长乐镇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南距伍市 8 公里长的互通式立交桥和北距大荆 12 公里互通式立交桥的修建,更是极大地改善了长乐镇与外部的交通条件。这些立交桥的建成,使得车辆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出长乐镇,提高了交通效率,也为小镇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交通的便利不仅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长乐镇观光旅游。无论是自驾游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能够轻松到达这个充满历史韵味和特色风情的古镇。

三、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

(一)古镇整体风貌

长乐古镇是典型的明清风格建筑,一条古老的条石小街贯穿其中,宽达 4.5 米,长约 400 米。街道两边古建筑鳞次栉比,保存较好,民族特色鲜明,仿佛能让人隐约窥见当年的繁华盛景。

古朴的麻石街面,承载着岁月的痕迹,见证了古镇的兴衰变迁。街道犹如一条时光隧道,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两边的古建筑,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灰白色的麻石铺就的街面,恰似龙腹,在阳光下闪烁着历史的光芒;两边粉墙上的黛瓦,恰似片片龙鳞,微风拂过,仿佛龙在舞动。远远望去,石街就像一条卧龙在地上翻滚,活灵活现。整个古镇在明清风格的建筑映衬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二)特色建筑与景点

  1. 垂髫书院、竹册堂牌坊、锦溪铁狮、大院详记、九曲桥等必去景点。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垂髫书院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仿佛能听到古时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竹册堂牌坊庄重典雅,雕刻精美,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变迁。锦溪铁狮威武雄壮,屹立在古镇的一角,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大院详记则展现了古镇的家族文化和传统建筑风格,让人感受到古镇的深厚底蕴。九曲桥蜿蜒曲折,横跨在水面上,与周围的古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1. 回龙门是汨罗江上现存最古老的亭楼,主体平面呈正方形建立在城台上,城台上部为木结构,四角扎尖顶,上盖小青瓦;下半部为青砖砌筑的清水墙,东南西北各开拱形门洞。2011 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回龙门,这座汨罗江上最为古老的文物建筑,位于长乐镇下市街。相传屈原投江后,遗体回流至汨水长乐河段一深潭中,人们划船打捞至此,突然东边天空祥云霭霭,仙乐阵阵,只见屈大夫立于云端,频频向打捞的人们招手示意。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的盛况,就在下街沿江码头上修建起了这座飞檐斗拱的砖石结构的亭子,名曰 “回龙门”。

回龙门的主体平面呈正方形,建立在城台上。城台下部由花岗石砌成,坚固耐用;上部为木结构,四角扎尖顶,上盖小青瓦,古香古色。下半部为青砖砌筑的清水墙,简洁大方。东南西北各开约 2 米多宽的拱形门洞,除东门洞在抗战御敌被封外,其余门洞至今仍在。古时的汨罗江繁华热闹,属于 “三街六市” 之一的长乐街码头更是忙碌繁华,“回龙门” 就成了人们进出的必经之处。回龙门在古时候还起到了缉私、征厘、防盗、打更的关卡作用,历经岁月沧桑,它见证了汨罗江流域的文化、经济兴衰。

近年来,长乐镇政府对 “回龙门” 从地面、排水、墙体、屋面、油漆等进行了全方面 “修旧如旧” 的修缮加固,古老面貌更加完整清晰。如今,回龙门作为重要的历史遗存,对旅游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具有较高价值。它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长乐古镇历史文化的象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汨罗江流域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

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一)非遗文化

  1. 长乐抬阁故事会:起源于隋唐,盛于明清,是一项传承千年的元宵节民俗活动,集杂技、彩绘、表演等民间技艺于一体,2011 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长乐抬阁故事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据考证,其起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从古代每年正月举行的祭祀活动与上元闹花灯习俗中演变而来。故事不是讲出来的,而是 “扎” 出来的。工匠先用材料搭建起一个可移动的小型戏台,当地人称 “扎故事”,孩子们穿上戏服在戏台上摆出不同的造型,通过人物造型和道具的结合来表现民间故事的情节。因为以前的戏台是人抬着的,所以被称为 “抬阁故事会”。

    • 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地台又称矮故事,用木料制成约一米高的平台,由四人肩担。平台周围饰以彩色布绸,上面根据所表现的内容布景。高彩又称高故事,由四人肩担,用长约二米的金属材料,根据表现内容,弯曲成形,下端固定在基台中央,由上下两人妆办。高跷又称高脚,用两根长木制成,高度从一米到四米不等,用布条捆住双脚,徒手自立行走。技艺高超者可以做出抠、跳、弯腰等惊险动作。

    • 长乐抬阁故事会是一种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的群体性民间行为艺术。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长乐古镇里的民众全体参与,自发分成上市街和下市街两个团体,举行故事会竞演。双方比拼谁的 “故事” 精,谁的 “故事” 多,谁的 “故事” 新。这种 “比” 的形式激发了老百姓的创作热情,不断推陈出新,像今年元宵节就有航天、冬奥主题的 “故事”。

    • 2007 年,长乐故事会参加岳阳市 “社区乐万家、万民闹元宵” 广场舞蹈邀请赛获 “特别风采奖”。长乐镇上市街与下市街都分别新建了故事会民俗博物馆。1989 年,汨罗市文化局授予长乐故事会 “精湛艺术奖”;1994 年,湖南省文化厅授予长乐镇 “群众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2006 年,长乐故事会被列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2006 年,长乐故事会参加中国 (江门) 侨乡华人嘉年华活动获 “最佳表演奖”;2007 年,长乐故事会参加岳阳市 “社区乐万家、万民闹元宵” 广场舞蹈邀请赛获 “特别风采奖”;2008 年,长乐故事会参加中国第七届山花民间艺术节暨飘色 (抬阁) 获银质奖;2008 年,国家文化部授予长乐镇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称号。

  1. 长乐甜酒酿造技艺:长乐甜酒源于明,盛于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后御笔亲书 “长乐甜酒” 四个大字。2016 年 11 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 “长乐甜酒”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3 年甜酒产业年产值达 8 亿元,“长乐甜酒” 入选中华老字号。

    • 长乐甜酒已有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元顺帝流居江南,后迎登基时行经此地,夜宿二岳寺蛙声如鼓,令禁声绝,品尝甜酒赞不绝口,御笔亲题 “长饮此酒,乐而忘忧”,由此名声大震成为宫廷御品。

    • 长乐甜酒营养丰富,含有糖、矿物质、有机酸、氨基酸和 B 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是一种舒筋、固气、提神醒脑、去风湿的滋补品。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的长新村、马桥村、赤马村、智源村、青狮村、佑圣村、长南村、隘口村、水源村、水府村、双旗村、水合村、白沙村、江背村、广联村和二岳寺居委会、回龙门居委会现辖行政区域。

    • 长乐甜酒的原辅料要求严格,糯米品种为 “桂花糯”(俗称 “三粒寸”),栽培过程中禁用化肥农药。收割时间在每年 10 月 20 日左右,收割后立即暴晒两天,然后堆放两天,再复晒至全干,含水量≤14%。酿造用水采用深井水,井深≥10 米,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酒曲选用本地产曲花籽、芝麻花和糙米制曲。禁用其它添加剂和辅料。

    • 工艺流程包括选料、淘米、浸米、上甑、淋饭、拌曲、装坛、入窖、出窖、包装等。发酵温度控制在 35℃—40℃,发酵时间控制在 40—48 小时。缸、坛、甑、箩等需用陶瓷制品和竹木制品,禁用塑料制品。

    • 截至 2017 年底,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拥有甜酒深加工企业 2 家、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 1 家、大学生村官长乐甜酒电商创业示范基地 1 家、镇域外企业 1 家。全镇还有年销售额达 10 万以上规模的小作坊 13 家,全镇从事甜酒生产户 300 多户。

(二)地方文化特色

  1. 现代花鼓戏《甜酒谣》以汨罗千年古镇长乐镇的甜酒为素材,表现了十八代甜酒传承人创新创业的故事,突出了地方文化,将国家级非遗长乐抬阁故事会融入其中,舞美布景凸显楚风湘韵与古镇风情。

    • 大型现代轻喜剧《甜酒谣》在汨罗市花鼓戏剧团排练厅正式开排,积极备战第六届湖南省艺术节。该剧剧本由著名剧作家甘征文创作,省花鼓戏剧院国家一级作曲家陈耀作曲。以传承长乐甜酒制作为中心事件,讲述甜酒十六代传承人陈香玉和青年企业家贺正贤之间以甜酒为媒,相识、相近、相知、相扶到相爱的故事。

    • 该剧由国家一级导演贺希娟执导,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叶红、宋谷担任主演。叶红在剧中扮演女主角陈香玉,宋谷出演男一号贺正贤。该剧融入汨罗传统,可以看得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两种 “非遗” 融合,自然具有独特魅力,对大力弘扬湖湘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 《甜酒谣》充满青春和时代气息,在长沙实验剧场演出时,让满堂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乐得合不拢嘴。剧中充满韵味的花鼓戏音乐中,男女主角做起了甜酒,长乐甜酒的制作流程随着演员有节奏的动作逐步呈现。长乐抬故事被以梦境形式巧妙穿插在剧中,传统戏曲中的甲乙丙丁由四个骑着共享单车的老人呈现,男女主角装箱时还打开 “抖音” 跳舞录视频,让现场年轻观众直呼 “太好玩了”。

    • 《甜酒谣》2018 汨罗巡回演出在电影院落下帷幕,轻快风趣的剧情、幽默诙谐的对白,让满堂观众乐得合不拢嘴。该剧以长乐镇传统产品甜酒为题材,演绎古镇青年合心合力勇闯市场的感人故事,在全省范围内的乡镇舞台上,打响汨罗甜酒文化品牌,下一步还准备到岳阳会展中心、湘阴、平江等周边县市巡回演出。

  1. 长乐古镇的龙文化节主要庆祝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最具天赋和神奇的神话图腾 —— 龙,能让游客感受民间文化的独特氛围,感受中国历史的魅力。

    • 舞龙是国家级非遗长乐抬阁故事会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项目,在长乐已传承千年。每到春节,这里的群众总会自发组织开展舞龙活动,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在即将到来的龙年春节,长乐镇马桥村芦箭河片区龙会准备了 9 支舞龙队和 2 支舞凤队,开展以 “龙腾盛世,凤舞九州” 为主题的 “九龙闹新春” 舞龙活动。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将会到长乐各村开展舞龙活动,与民同乐,共迎新春。

    • 本次 “九龙闹新春” 活动的 20 个节目都由 67 岁的胡浩林老人编排。舞的是 “黄龙”,代表着吉祥。这次舞龙的形式在老一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创新,不仅能为群众送去新年祝福,也寄托对国家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 马桥村的舞龙队伍由村里的青壮年组成,最大的 36 岁,最小的才 15 岁。队员们主动报名,提前从外地赶回来进行排练。大家都因为热爱而聚在了一起,希望将龙的精神带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把舞龙传承下去。

    • 长乐龙灯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避邪、黑之气,于农历二月初二举办龙灯会。村里现存嘉庆年帐簿,上面有送瘟神买油的记载。长乐村龙王庙重修于康熙四十七年,初建年代不详。过去耍龙从东台(龙王庙)出发。龙灯游街期间,夹杂 “闹红火” 和 “唱戏” 项目,赋予了祈福、保平安、求丰收、送瘟神等神话色彩。还有 “黄河偷灯碗” 和 “龙身拔蜡” 等民间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龙灯会上的龙身上的蜡烛变成小霓虹灯,插九曲十八弯黄河阵的材料也有所变化,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初心不改。

五、引人入胜的特色

(一)特色美食

  1. 长乐甜酒:长乐甜酒历史悠久,源于明,盛于清,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后御笔亲书 “长乐甜酒” 四个大字。其营养丰富,含有糖、矿物质、有机酸、氨基酸和 B 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份,有舒筋固气、提神醒脑、祛风湿等作用。长乐甜酒以糯米为原料,须采用本地特产 “三粒寸” 桂花糯,栽培过程中禁用化肥农药,收割时间在每年 10 月 20 日左右,收割后立即暴晒两天,然后堆放两天,再复晒至全干,含水量≤14%。酿造用水采用深井水,井深≥10 米,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酒曲选用本地产曲花籽、芝麻花和糙米制曲。禁用其它添加剂和辅料。酿造工艺流程包括选料、淘米、浸米、上甑、淋饭、拌曲、装坛、入窖、出窖、包装等。发酵温度控制在 35℃—40℃,发酵时间控制在 40—48 小时。缸、坛、甑、箩等需用陶瓷制品和竹木制品,禁用塑料制品。长乐甜酒入口回甘、唇齿留香,传承千年的秘制工艺与历史底蕴,都浓缩于这一碗莹白甜酒中。在冬日,上一碗热腾腾的甜酒冲蛋,暖意顿生。这道地道的特色佳肴,以其酒香四溢、入口生津的特色而闻名,是江南百姓的 “家乡味道”。

  1. 风味腐乳、长乐绿茶远近闻名。

  1. 2023 年夏夜开始,“甜酒 + 热卤” 吸引众多游客,长乐卤腊味、文创产品、甜酒奶茶、传统木艺、何记铁铺迅速出圈。鲜香四溢的卤腊味,热情洋溢的招呼声,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甜酒奶茶则将传统甜酒与现代饮品相结合,口感独特,深受年轻人喜爱。文创产品富有地方特色,是游客们留念的好选择。传统木艺展示了古镇的精湛工艺,何记铁铺传承着古老的技艺。

(二)支柱产业

  1. 保安工具系列产品是支柱产业,全镇保安工具生产厂家达 22 家,总产值达 1 亿元以上,被称为 “保安设备之乡”。长乐镇的安防产业实力雄厚,保险柜、密集架、金库门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拥有上百项专利和软件著作,为当地提供了 3000 余个工作岗位。

  1. 地方特色食品加工业发达,除甜酒外,“风味腐乳” 远近闻名,“长乐绿茶” 香飘万里。建材、商贸、服务业发展迅速。近年来,长乐镇以甜酒产业为核心,带动糯稻、衍生产品、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同时,湘莲、红心柚、百香果、辣椒、稻虾、葡萄、时蔬等产业的发展也劲头十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优质有机农产品畅销省内,全力打造长乐农业品牌。

六、游玩注意事项

(一)交通与出行时间

长乐古镇交通较为便利,游客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驾或乘坐公共交通前往。出行前应关注天气和交通状况,合理安排时间。若选择自驾,可通过京珠高速公路、107 国道以及县道京(街)大(荆)线抵达。同时,要注意路况信息,避免在交通高峰期出行,以确保行程的顺畅。若选择公共交通,可以先到达汨罗市,再转乘前往长乐古镇的班车。在出行时间上,尽量避开节假日的高峰时段,以免遭遇拥堵。此外,不同季节的天气状况也会影响游玩体验,夏季要注意防晒和防暑,冬季则要做好保暖措施。

(二)餐饮与住宿

  1. 餐饮:长乐古镇有许多特色餐馆,其中乐厨私房菜是一家值得一试的餐厅。这里以当地特色美食为主,能让游客品尝到正宗的长乐味道。此外,在古镇还可以品尝到长乐甜酒、风味腐乳、长乐绿茶等特色美食。2023 年夏夜开始,“甜酒 + 热卤” 吸引了众多游客,长乐卤腊味、文创产品、甜酒奶茶、传统木艺、何记铁铺迅速出圈。鲜香四溢的卤腊味,热情洋溢的招呼声,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甜酒奶茶则将传统甜酒与现代饮品相结合,口感独特,深受年轻人喜爱。

  1. 住宿:古镇有闲来客栈、梓园等住宿选择。游客可以提前预订,确保有舒适的住宿体验。这些客栈和民宿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能让游客在游玩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住宿地点的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游玩计划来确定,以便更好地安排行程。

(三)景点游览顺序

长乐古镇有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合理规划游览顺序,充分感受古镇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1. 可以先从汨罗江上现存最古老的亭楼回龙门开始游览,感受这座古老建筑的历史韵味和文化价值。回龙门见证了汨罗江流域的文化、经济兴衰,是长乐古镇历史文化的象征。

  1. 接着可以参观垂髫书院、竹册堂牌坊、锦溪铁狮、大院详记、九曲桥等景点。这些景点各具特色,垂髫书院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竹册堂牌坊庄重典雅,锦溪铁狮威武雄壮,大院详记展现了古镇的家族文化和传统建筑风格,九曲桥蜿蜒曲折,与周围的古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1. 然后可以前往郑家大屋,这里既是一处历史建筑,又是红色文化教育的基地。郑家大屋是清代建筑,规模宏大,现存建筑为一连三进的大堂屋,前、后大门宽 1.8 米,高 2.6 米,天井两个,房屋数间,面积一千多平方米。1930 年,中共湘北特委迁入,这里成了中共指挥湘北革命的核心场所,苏维埃政权的中心。

  1. 最后可以参观故事文化馆和甜酒文化馆。故事文化馆展示了长乐抬阁故事会的历史和文化,甜酒文化馆则介绍了长乐甜酒的酿造工艺和文化内涵。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长乐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古镇的独特魅力。

总之,在游玩长乐古镇时,游客要注意交通与出行时间、餐饮与住宿以及景点游览顺序等方面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享受游玩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