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铜鼓山遗址攻略

2024-11-21

一、历史

岳阳铜鼓山遗址历史源远流长,在考古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985 年经文物普查发现,1987 年进行考古发掘。它是长江以南时代最早的商文化盘龙城类型的商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

铜鼓山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商文化在南方的扩展以及商王朝南部疆域的变迁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2013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彰显了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从地理位置上看,铜鼓山遗址位于岳阳市云溪区陆城镇新设村长江东南岸的铜鼓山上,处于长江南岸的洞庭湖注入长江的汇合处。这里顺江而下是盘龙城,溯江而上是荆南寺,往南则是洞庭湖东岸土著文化的范围,处于商时期各类文化势力冲撞交融的交叉路口。三千年前,铜鼓山孤悬江中,四面环水,商人出于政治扩张及夺取江南物产提升生产力的需要,将其作为江南要塞。如今,铜鼓山遗存文化内涵属于商文化盘龙城类型的事实,也与它的地理位置遥相呼应。

岳阳 3 处遗址入列 “湖南省十大考古发现” 票选,铜鼓山遗址位列其中。1987 年 11 月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岳阳市文物工作队等单位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 400 平方米,发现商时期的灰坑、沟以及东周时期墓葬等遗迹,出土大量陶器等遗物。其中商时期的陶器以鬲、爵、斝、大口尊、罐、盆、鼎等器物为主,此外还发现有鼎、觚、镞等少量青铜器,均表现出浓厚的早中商时期商文化遗存面貌,是目前能够确认的商王朝在长江中游地区位置最南的据点之一。

铜鼓山的商代遗存,是目前已知的湖南省乃至长江南岸,时代最早、最具商代文化盘龙城类型特征的商代早期文化遗存。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此处发掘出众多文物,如石锛、石刀及陶器鼎、折肩罐、大口缸和鬲、釜、杯、硬陶瓿、器盖等残片,后又出土了青铜鼎、青铜觚等青铜器。这些文物表面的青黄铜锈,见证了朝代更迭,为研究商文化、商势力的南渐以及周邻地区同期土著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铜鼓山遗址的发现不仅推翻了 “商文化不过长江” 的传统史学观念,还为研究商文化南下及其当地土著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是长江以南极少保存有中原商文化的遗址之一。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铜鼓山遗址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它承载着三千年前殷商时期的辉煌,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线索。

二、特色

1. 文化内涵丰富,占地面积 3 万多平方米,文化层厚达 2 米。

岳阳铜鼓山遗址占地面积达 3 万多平方米,文化层厚达 2 米,其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在远古时期,洞庭湖以南的内陆地区被认为是荆楚南蛮之地,相关古史记载甚少。而铜鼓山遗址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内敛着静待人们的探访。这里出土了石锛、石刀及陶器鼎、折肩罐、大口缸和鬲、釜、杯、硬陶瓿、器盖等残片,后又出土了青铜鼎、青铜觚等青铜器。这些文物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为研究商文化、商势力的南渐以及周邻地区同期土著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一位考古学家在寻访此处时,曾感叹道:“周墓彭城多鼎器,江南无处不殷商”,可见铜鼓山遗址在揭示殷商时期历史面貌方面的重要价值。

2. 是目前已知的湖南省乃至长江南岸时代最早、最具商代文化盘龙城类型特征的商代早期文化遗存。

铜鼓山的商代遗存,是目前已知的湖南省乃至长江南岸时代最早、最具商代文化盘龙城类型特征的商代早期文化遗存。三千年前,铜鼓山孤悬江中,四面环水,地处商时期各类文化势力冲撞交融的交叉路口。顺江而下是盘龙城,溯江而上是荆南寺,往南则是洞庭湖东岸土著文化的范围。商人出于政治扩张及夺取江南物产提升生产力的需要,将其作为江南要塞。如今,铜鼓山遗存文化内涵属于商文化盘龙城类型,与它的地理位置遥相呼应。从出土的青铜器的形制来看,与殷墟第一期、第三期铜器类似,纹饰接近;出土陶器的器形、纹饰则可与中原二里岗商代遗址的出土器物比较,多细绳纹,鬲为联裆鬲,袋足高,鼎为锥形足,相当于二里岗上、下层之际。其以鬲为主要炊具,斝、簋、大口尊、小口矮颈罐等均为二里岗商文化的典型器物。铜鼓山遗址的发现,彻底推翻了 “商文化不过长江” 的传统史学观念,为研究商文化南渐以及各种土著文化的相互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3. 有神秘浪漫的传说故事,增添了遗址的色彩和温度。

铜鼓山遗址有着神秘浪漫的传说故事。相传,铜鼓山上有一个直径 1.3 米,高 1.3 米的铜鼓,铜鼓周身雕龙画凤,用一根黄草绳吊在山顶的大树上,每逢太阳升起,大鼓不敲自鸣。但有一日,一个贪心人想要偷铜鼓换钱,吊起铜鼓的黄草绳无法被锯断,却突然自己松开,化作雌雄两条黄龙,腾空而起扎进长江,从此,铜鼓不再响了。这个传说让充盈着历史厚重感的铜鼓山,更添一层色彩,多了一些温度。古老而神秘的浪漫传说,见证了帝王们睥睨天下的身影,经历过数个铁马金戈的时代,也始终如一地注视着我们的文明不断延续。

三、地理位置

铜鼓山遗址位于岳阳市云溪区陆城镇新设村长江东南岸的铜鼓山上,地理位置独特。东距陆城镇仅 1.5 千米,方便游客前往陆城镇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西南距岳阳市区约 30 千米,对于来自市区及周边地区的游客来说,既不会过于遥远,又能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宁静的历史文化之旅。

遗址区海拔高约 56.7 米,站在铜鼓山上,可以俯瞰长江的壮丽景色。这里地处长江东南临岸丘陵地带的一个小山头上,视野开阔。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商时期各类文化势力冲撞交融的交叉路口。顺江而下是盘龙城,溯江而上是荆南寺,往南则是洞庭湖东岸土著文化的范围,这种特殊的位置使得铜鼓山遗址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交通角度来看,虽然地处相对偏远的位置,但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游客前往铜鼓山遗址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对于自驾游客来说,可以参考从铜鼓到岳阳的路线规划。从铜鼓出发,沿定江东路、定江西路行驶,经过下坑桥后进入长浏高速,再转长沙绕城高速和京港澳高速,最后通过岳阳大道即可到达岳阳市区。从岳阳市区前往铜鼓山遗址,可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前往云溪区陆城镇,再前往新设村的铜鼓山。

铜鼓山遗址周边还有一些其他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大矶头遗址。大矶头遗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陆城镇新设村马鞍山西北面,占地面积约 1500 平方米,是清朝时期的遗址。它是古代人们为了航行船只的安全,在天然石矶上依托伸展在江心的天然山体与江岸底部相连的自然礁石为基础,用花岗岩条石围砌成的大型三层平台式构筑物。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历史文化体验。

总之,铜鼓山遗址的地理位置独特,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又为游客提供了欣赏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的好去处。

四、建筑风格

岳阳铜鼓山遗址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文化内涵属于商文化盘龙城类型,其建筑风格独特而富有魅力。

  1. 遗址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文化内涵属于商文化盘龙城类型。

铜鼓山遗址整体呈现出古朴的风貌,仿佛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到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这里的建筑风格虽然没有华丽的装饰,但却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遗址的布局合理,各个区域相互呼应,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规划能力。文化内涵属于商文化盘龙城类型,这意味着它与盘龙城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建筑风格上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工艺已经相当精湛,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遗址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殷商时期的建筑魅力。

  1. 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此处发掘出大量文物,包括青铜器、陶器、石器等,这些文物的工艺精湛,图饰精美,尽显殷商审美。

现代考古工作者在铜鼓山遗址发掘出的大量文物,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青铜器的工艺精湛,造型独特,上面的图饰精美绝伦,展现了殷商时期的审美观念。陶器和石器也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这些文物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殷商时期建筑风格的重要依据。从文物的风格可以推测,当时的建筑可能注重对称、比例和装饰,追求一种庄重、大气的美感。同时,文物中的图案和纹饰也可能被运用到建筑的装饰中,使建筑更加富有艺术气息。

五、文化内涵

岳阳铜鼓山遗址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1. 铜鼓山处于长江南岸的洞庭湖注入长江的汇合处,是商和楚势力的战略要地,具有军事哨卡和堡垒的性质。

    • 从地理位置上看,铜鼓山遗址处在一个极为关键的位置。它顺江而下是盘龙城,溯江而上是荆南寺,往南则是洞庭湖东岸土著文化的范围,处于商时期各类文化势力冲撞交融的交叉路口。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铜鼓山成为了商和楚势力争夺的战略要地。

    • 在 3500 多年前,商王率领众人渡过黄河,越过长江,登上铜鼓山,在此筑起土城,可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商人将其作为江南的重要军事据点,或者说桥头堡,以控制周边地区。

    • 考古学家根据地理位置、出土文物等要素推理出铜鼓山具有军事哨卡和堡垒的性质。这里出土的文物中,似乎能看到千年前,此处驻扎着浩浩荡荡的军队,古人在这里击鼓鸣金,指挥兵马的场景。商王就在此处城邑驻地,巡守南方,处理事务。这进一步证实了铜鼓山在古代军事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1. 推翻了 “商文化不过长江” 的传统史学观念,为研究商文化、楚人入湘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 铜鼓山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商文化向长江以南的传播具有重大意义。这里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等大量文物,为研究商文化南渐以及各种土著文化的相互联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从铜鼓山出土的青铜器的形制来看,与殷墟第一期、第三期铜器类似,纹饰接近;出土陶器的器形、纹饰则可与中原二里岗商代遗址的出土器物比较,多细绳纹,鬲为联裆鬲,袋足高,鼎为锥形足,相当于二里岗上、下层之际。其以鬲为主要炊具,斝、簋、大口尊、小口矮颈罐等均为二里岗商文化的典型器物。这些文物的发现,彻底推翻了 “商文化不过长江” 的传统史学观念。

    • 此外,铜鼓山遗址还为研究楚人入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发现的一批东周时期楚人的典型墓葬,见证了楚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发展和融合。

    • 一位考古学家在寻访此处时,曾感叹道:“周墓彭城多鼎器,江南无处不殷商”,至此,不仅印证了 “商文化不过长江” 传统观念的真虚,更是揭开了三千年前,殷商彭城的朦胧面纱。铜鼓山的商代遗存,是目前已知的湖南省乃至长江南岸,时代最早、最具商代文化盘龙城类型特征的商代早期文化遗存。它的存在,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线索和实物依据。

六、交通路线

  1. 铜鼓山遗址地处长江东南临岸丘陵地带的一个小山头上,可自驾前往。从岳阳出发前往铜鼓山遗址,路线较为便捷。若从岳阳市区出发,可先到达云溪区,再前往陆城镇新设村。具体而言,可以参考以下自驾路线:从岳阳大道东出发,沿京港澳高速行驶一段距离后,转至长沙绕城高速,接着进入长浏高速,一路前行。到达目的地附近后,根据导航指示前往陆城镇新设村的铜鼓山遗址。在行驶过程中,需注意路况和交通标志,确保安全驾驶。

  1. 从岳阳市区出发,可先到达云溪区,再前往陆城镇新设村。除了自驾,也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前往铜鼓山遗址。从岳阳市区乘坐前往云溪区的公交车或班车,到达云溪区后,再转乘前往陆城镇的交通工具。在陆城镇,可以询问当地居民如何前往新设村的铜鼓山遗址,或者乘坐当地的出租车、摩托车等前往。虽然公共交通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也能欣赏到沿途的风景,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前往铜鼓山遗址的途中,还可以欣赏到周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迹。比如,路过云溪区时,可以留意一下当地的特色建筑和美丽的田园风光。到达陆城镇后,还可以参观一下大矶头遗址等周边景点,丰富旅行体验。

总之,无论是自驾还是选择公共交通,都可以顺利到达铜鼓山遗址,开启一场充满历史文化魅力的探索之旅。

七、游玩注意事项

  1. 铜鼓山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客应爱护文物,不得破坏遗址环境。

    • 铜鼓山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游客在参观游览时,要时刻保持对文物的敬畏之心,不得触摸、刻画或损坏文物。遵守景区的规定,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持遗址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 可以在景区内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提示语,提醒游客爱护文物和保护环境。同时,景区工作人员也应加强巡逻和监管,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

  1. 注意安全,遵守景区规定,不得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

    • 游客在铜鼓山遗址游玩时,要严格遵守景区的安全规定。注意脚下道路,避免摔倒和受伤。在参观过程中,不要攀爬、翻越围栏等危险行为。

    • 未开放区域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如不稳定的地形、未修复的遗址等。游客不得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以免发生意外。景区可以通过设置围栏、标识等方式明确未开放区域的范围,并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管理。